美国鸟类(2/2)
“当然可以。我们很快就要走了,是吗?什么时候安全?”
“十二点的时候。”
“我们怎么知道时间?”
“就是他们停止射击的时候。”
飞机来了。一群接一群。维尔纳情不自禁地发抖。玛丽洛尔带他下到一层,所有的东西都蒙着近两厘米厚的灰烬,他推开倒在地上挡路的家具,拉开地窖的门,两个人一起下去。天空中,三十架轰炸机抛出它们的炸弹,维尔纳和玛丽洛尔感到地动山摇,听见从河上传来接二连三的爆炸声。
奇迹,他能让奇迹继续吗?他们能一直躲在这里吗?直到战争结束,直到没有军队来来回回地从头顶走过,直到他们可以敞开大门,清理砖石的时候?可是那时候,这所房子是不是已经化作海边的废墟?是否能够等到这样的时刻,让他可以握着她的手走进阳光里?他愿意为此走到天涯海角,他愿意忍受煎熬。一年、三年,或许十年,法国和德国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他们会从这里走出去,一起走进一家旅游餐厅,一一份简单的食物,安安静静地,享受情侣间温馨的默契。
“你知道,”玛丽洛尔平静地问,“他为什么来吗?楼上的那个男人?”“为了广播?”虽然这样说,他还是有些疑惑。“也许吧,”她说,“也许是。”
下一分钟,他们都睡着了。
[42] 亨利·贝可勒尔(henri becerel,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3]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antoe-urent de 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提出了“元素”的定义,并在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
[44]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herann eil fischer,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德国有机化学家。1902年他因对嘌呤和糖类的合成研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