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鱼翅与花椒 > 第七章 饿鬼

第七章 饿鬼(2/2)

目录

离开刘复兴他们村之前不久,有人邀请我们去喝喜酒。新娘高大丰满,新郎瘦弱矮小,两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互相并不熟悉。我们看着一对新人敬了喜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礼成之后我无处可逃,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只能形容为某种“新闻发布会”。人们邀请我到某个偏房的炕上,喜客们都挤进来要看看我。院子里还有人拼命要进来,在门边使劲探着脑袋,贴在窗户边上往里看。空气中,人们吞云吐雾,烟气弥漫升腾。

有人自封为主持人,邀请观众出点题来考考我。“你们英国有女王,为啥还叫民主国家啊?”其中一个问道。“你觉着直发好还是卷发好啊?”另一个接着发问。我告诉一个男人温斯顿·丘吉尔已经过世,他的双眼焦虑而震惊地瞪得老大。我感觉到沉重的责任感。这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有机会拉着个外国人问点啥。很显然,在他们眼里,我不仅是伊丽莎白女王殿下的外交使节,还代表了欧洲各国、美利坚合众国、一切中国之外的地方。所以每个回答我都深思熟虑,听到特别荒谬的问题也尽量忍住笑。

这个问答环节真是把我整得筋疲力尽,但也有奖励,就是在婚宴上荣登上座。那真是一场盛宴啊,仔姜鸡、红烧肉、番茄炒蛋、葱炒肉片、炸土豆蘸蜂蜜、炸整鱼。这可是隆冬的甘肃农村,能操持这么多种菜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新郎新娘一桌桌地敬酒,都是喝的高度数白酒。每张桌子上都用瓷盘装了香烟,男人们都可了劲儿地抽,一边还往能揣的地方使劲揣,口袋里装满了就别在耳朵后面。

那天结束的时候,我已经被严寒的天气弄得彻底没了辙。和刘复兴一起走回家的路上,眼泪夺眶而出。我忍不住了:生了病,又累得够呛,我所有的耐心都耗光了。我讨厌做什么外国使节,厌倦了我随便说点什么人们都要热切地点头,仿佛我传递着孔子的智慧。问答环节有人提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说我们看中“自己的空间”;是的,我现在迫切地需要隐私。在炕上度过了这么多个晚上,和家里的女人们睡在一起,偶尔还得和女性访客挤一挤。早上,我把水倒进脸盆架上的盆子里,洗漱、穿衣服、脱衣服的时候都有人新鲜好奇地来围观。就连去方便的时候,也是在果园旁边一块专门的空地上,家里养的驴子站在一边温柔地看着我。

看见我哭了,刘复兴有点生气。“小心人家看到了!”他说,“他们会以为我们家对你不好!那我们在村儿里可就丢脸了。”他居然这么不在乎我的感受,我也很生气。这是我们之间唯一一次真正起争执。

我流泪可能还因为感觉到肩上有被传统加诸的重担。在乡村居住两周,我被不由自主地卷进家长制的幻象中,我这样的人原本对此完全没有概念。我也才二十五六,但用当地的标准来看已经是“古董”了。我在村里只见到一个与我同龄却还未婚配的女孩:她叫红霞,几个月后就要遵循长辈之命嫁给一个根本不怎么了解的男人;这个人的村儿更穷。她对喜宴十分恐惧,但也知道,要是再等下去,她恐怕就嫁不掉了。如果这样村里就会流言四起,议论她不嫁人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理由。

想到那些饥饿的鬼魂,我也心烦意乱。中国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没有后代祭奠怀念自己。那些没有孩子、无人惦记、无人献祭的亡人都化为恶灵,在大地上四处游荡吓人,因为饥饿而心怀怨恨。农历的七月被称为“鬼月”,阴曹地府的门打开,亡人的灵魂纷纷飘上来。这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忌入宅、忌嫁娶。人们用这个时候来给祖先贡献新的祭品,为他们端上饭菜,把未来一年可能需要的所有东西都烧给他们。但他们也很细心地不去忘记那些没有亲人的“饿灵”,抓起稻米扔进祭祀的火堆来安抚他们。

一般来说,中国人遇到年轻女孩,第一句问候就是问她结婚没有、年纪多大。要是回答没结婚,年纪在二十三岁以上(在这样一个村庄),对方的反应通常是倒抽一口凉气,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在这个偏远的山区,每一天都有人提醒我,要是不赶快结婚生子,我这一辈子就白过了。饿灵们仿佛就在背后盘旋游荡着,赤裸裸地威胁着我。我扪心自问,是否百年之后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飘荡在牛津的大街小巷,渴望有谁给我点食物,希望我的侄儿侄女们能记得喂我点东西吃?

也许就是这所有的一切,让我在春节结束之后兴高采烈地回到四川。在刘复兴故乡的经历无疑是美妙的,我也永远忘不了那里的人们给予的热情与慷慨。但我绝不愿意在那里生活。成都这里有泼辣自强的美女、温柔和暖的天气、美味无比的食物,家的感觉要强烈多了。假期结束的时候,我和刘复兴一起回去,在兰州站上了一列长长的慢车。列车在山间蜿蜒穿行,而我们一路像哲学家似的讨论各种大道理,喝着杯子里的绿茶。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行将结束,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写一本川菜食谱。我知道,要是想写这本书,就必须回英国,至少要待上一段时间。钱快花完了,所以烹饪课结束以后,我告别了老师和厨师同学们,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可以再见。我收拾好一切家当,打包了好多箱子寄回家,里面装的都是当时看起来万分重要结果在英国毫无用处的东西,比如中国解放军的胶底军鞋、竹子做的装饰品和保暖内衣裤。我离开了成都,内心隐隐作痛。

但烹饪学校课程的结束,却标志着另一个项目的开始,它会占据我的人生。回到伦敦,我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待了一年时间,攻读中国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并且撰写我关于川菜的毕业论文。我为那本想象中的川菜食谱写了份计划书,但遭到六家出版社的拒绝。硕士课程结束后,我找了份广播节目制作的工作。定居在伦敦的我为很多英国朋友烹制了最拿手的川菜,常常把他们吃得心醉神迷。没人吃过这样的中国菜,香辣爽口、令人兴奋。伦敦这么多元化的城市,竟然没有一家地道的川菜馆;英语如此运用广泛的语言,竟然找不到一本川菜食谱;这两者都让我震惊不已。

一年后,我想再为这本书做最后的努力,于是写了份好得多的计划,而且很愉快地得到了一份出版合同。接下来的三年里,我在成都度过了很多岁月,继续我的研究。无论何时,我从飞机或火车上下来,被四川潮湿的空气包裹,闻着辣椒与花椒的味道,耳边又飘来慵懒的四川方言,心里都有种回家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川菜厨师和美食作家,被热情地吸纳进烹饪圈子。开始有人邀请我去那些作为拿奖学金的留学生与学徒厨师时只是有所耳闻的盛宴。我参加过一个研究食物历史的会议:每次开会,大家都还没什么时间分发各自的论文,就又出发去探索新的美味餐馆了。

当然,刘复兴和我仍然是一下午、一整晚地在茶馆聊天。但他从未像我一样对烹饪与食物着迷。在吃食上,刘复兴一直是朴素克己的。毕竟,他在艰难困苦的北方长大,吃的总是红薯、蒸馒头和面条这几样,对华南地区这些丰富而杂乱的饮食,他总是发出不赞同的“啧啧”声:“他们吃得太奇怪了、太恶心了。我真觉得该克制一点的。”我们的友谊说来好笑,他发现跟我做朋友这些年,经常被邀请到成都最好的餐馆,赴各种各样的宴会。外国记者来成都进行美食之旅时,他担任了翻译,和城中很多顶级厨师与烹饪老师关系都很好。“我真的吃碗面就行了。”他有些谦虚、有些自嘲地咧嘴一笑,在又一场盛宴中落座。

甘肃过年水饺

(6—8人份)

材料:

圆形饺子皮  60—80张

馅料:

亚洲青头萝卜或白萝卜  300克

猪绞肉  250克

鸡蛋  1个

胡椒粉

蘸水:

酱油

食醋

红油

蒜蓉

做法:

1.萝卜削皮切片,切细丝。烧开水,萝卜丝焯水,然后滤干水分,放凉至合适温度;用手使劲挤,将水分排出。

2.萝卜丝与猪绞肉、鸡蛋、盐和胡椒粉混合,按照个人口味调节咸淡。

3.手掌平摊,放一张饺子皮,舀满满一勺馅料在中间。饺子皮的一边卷起来盖住肉馅,稍微捏出一两个褶皱,然后和另一边紧紧捏合,做出一个新月形状的小饺子。愿意的话,你可以在饺子边缘捏出好些细碎的褶皱。确保饺子皮紧紧捏合,不会露馅儿。托盘、盘子或工作台上微微撒点面粉,将每个饺子单独排好。

4.酱油、食醋、红油、蒜蓉分装在不同的食器中上桌。每个食客分发一个蘸碟,请他们用这些调料自己调味。

5.把一大锅水用大火煮到滚开,迅速搅动,扔几把饺子进去。搅动几次避免粘锅。再开锅时,倒入一咖啡杯的水。等水再次开锅,再加一咖啡杯的水。第三次开锅时,饺子皮已经光滑亮泽,略微起皱,肉馅也完全煮熟。可以切开一个饺子检查。用漏勺捞起饺子,沥干水,趁热上桌,蘸料享用。

6.新年快乐!

(1)  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以简牍为主要书写材料。——译者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