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电力时代(1/2)
刘澍走了一会,杨元钊让大寒把包头之前的书铺,还有负责报纸印刷商会负责人给找来,包头日报现在已经达到了10万份的订阅,因此,印刷量很大,借助着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印刷机器,加上包头研究院对于机器的部分改造,包头日报的印刷效果不错,目前已经变成了每天一张报纸,虽然幅面上,减少到了2张8开,但是单个报纸的价格降低了,广告费也是节节攀升。
广告费的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报纸的总成本,现在报纸的价格,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本身成本之内,低廉的价格和实效性,让包头日报的影响力逐步的扩大。
很快的,一个典型的山西商人模样的人,还有一个旧文人样子的人,来到了杨元钊的办公室里面,他们也算是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见到杨元钊,当然不会吧杨元钊看成一个富豪或者是财主,他们知道,整个包头市在杨元钊的控制之下的,杨元钊可以说是包头的无冕之王。
简单的嘱咐他们几句,特别是之前书坊的,他只能够被称之为手工作坊,但是毕竟出过书的,询问了过去书籍要如何的印制,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就打发他们回去了,教材还没有编制好,现在说印刷还早,今天主要是询问,课本一共是一套书7本,一共15万套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负责印刷的商人的话,让他微微的吃惊,需要的时间不长,一周足够了。那么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最多5周的时间,杨元钊需要把教材给弄出来。
教材,杨元钊会参考目前太原使用。还有中国其他的城市使用的教材,还有就是哈比从其他国家购买的教材的,当然了都是翻译过的,以后世的眼光来编写,这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教材,会交给一些教育人士整理并确定,这些在招募教师的过程中,也招募了一些。对小学教育和普及教育有一定兴趣的人士,这些人,对于包头的帮助一点都不比之前的那些教师少多少。
唯一需要杨元钊亲自完成的,就只有语文教材了,确切的说,是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以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为主的教材。
汉语拼音,作为入门的教材。杨元钊曾经学过,却忘记的差不多了,他甚至不记得这个到底是怎么教学的。可是他有一本新华字典,完全可以借助着新华字典,回忆一些东西,比如说,声母韵母,汉语拼音的一些拼写规则之类的。这些之余普通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应该是足够的。作为学习工具,记忆拼音比记忆单纯的汉字要容易许多。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培养一批可以教授汉语拼音的,这恐怕只能够杨元钊自己上。
用成人的智慧,特别是懂得不少汉字的情况下,学习汉语拼音,应该比较的容易,但是没有亲身接触过,还真的说不准,现在的老师,别的都不行,唯有杨元钊亲自上阵了。
包头对于老师的招募,还在继续的进行之中,不过,在3月份的时候,包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包头的夜空,终于亮了起来。
经过了的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30座庞大的电厂就此完成,而包头的市政规划,也提前在3月完成,一个电网的从普通的电网,到变电站,增压站,几乎全部的解决,220伏的交流电,通过电网,走进了千家万户,包头的夜晚终于点亮了,也不用煤油灯了,是各种各样的电器。
本身,新建的房间,一瞬间,就亮起了万千灯光,亮如白昼,参考了后世的一些小区设计,特别是在其中又设立了花园,这个时代,传统的技艺还没有消退,会布置园林的还很多,包头跟北京是一个维度的,更加的靠近内陆,可是一批花园和花卉,让也这里变得大大的不同。
热水器里面,可以24小时拥有热水,一些简单的厨房设备,比如说电炉,这个只不过是用电阻丝构成,借助着通电发热,然后加热的,这样的构造,相对于后世的电磁炉来说,简单不少,只要找到合适的电阻丝,剩下的,只是一个简单电路而已,完全没有一点的难度,还有电水壶,等一系列的设备,在饮水和加热上面,改变了一切。
可惜了,电饭煲的,后世的那些电子控制产品,没办法借助着现在的生产产生出来,可是最原始的,借助着机械控制的电压力锅,还是可以做出来的,只不过,必须要的精确,比如说,多少的米,多少的水,一旦比例错误,就会出现夹生饭,跟后世的那种自动控制,且考虑到味道和香味的,完全不能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