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到包头(1/1)
晚清列强入侵,带来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也带来大量的改变,比如之前的漕运,从运河改成了海运,海运的发展,让整个天津港变动热闹非凡了,天津跟上海相比,是另外一个场景,依然繁忙,走入到天津城内的,却有一种老北京的感觉,天津距离北京太近了,又是在清末,京味还是比较的浓郁的。
缓步走下了旋梯,这一艘游轮之上,搭载的人员,多是远程的,下船的人不多,上船的人不少,估计到了日本之后,这艘船,会相当的满载,然后穿越太平洋的,前往美国,当年的杨悦,就是走的这个航线,不过,乘坐的远洋客船,不过是8000多吨,比这个几乎小了一倍。
三天的时间,海上的风浪,远比大江大河之中大的多,却因为船只的吨位较大,抵御风浪的能力远比小船强悍的多,他们住的仓位,又是比较舒服的仓位,没有太多的疲劳。
天津,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工业城市,启新洋灰场,华昌火柴厂,直隶机器总局,还有北洋在这里兴建的大规模的工业,可以说,天津的工业人口,比上海和汉口更多,新兴的天津城,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跟工业有关的。
走在天津的街头,铺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工业气息的,真正的到了天津,才会感觉到天津的强大,街边卖的,居然可以看到不少机器产品,甚至还有一些机器,难怪历史上面,天津的产值,一直都是中国第一。
杨元钊在得到了杨家,对于天津的一些描述之后,微微的有些动容,有些忽略了天津的作用,毕竟后世,天津是直辖市,可是经济总量,在全国并不是特别的突出,谁曾想到,在这个时代,天津,还是如此的强盛。
相对于南国的上海,天津的杨家势力更加的雄厚,正太路的关系,太原的不少东西,运到天津很方便,天津通达四海,又是靠近京城的重镇,杨家目前,在这个地方,拥有最少50间店铺,杨家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在这里,所以掌管这里的,是杨悦的四叔,也是杨世堂的亲兄弟杨世元。
早早在上海出发的时候,杨悦就通知了杨世元,说实话,对于杨元钊的兴趣,杨悦可以说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杨元钊会对一个个的工厂企业这么的感兴趣呢,难道他的料想是不对,杨元钊并没有只是想要接入到纺织业之中,而是想要接入到更多的体系之中。
钢铁厂,纺织厂,纱厂,洋灰场,火柴厂,诸如此类的种种,似乎都充满了兴趣,每一个都想要看。
杨元钊最主要的去看的是启新,说起来启新洋灰场,就不得不说周学熙,在北洋的历史上面,除了官面上面的人物之外,商业上面也很出了一批的人才,北洋的商业人才,也是不知凡几的,比如盛怀宣,周学熙等等,这些人在灾难深重的晚清,支撑起北洋的庞大消耗,甚至说1900年之后,北洋大部分的军费,也都是依靠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的北洋企业,才支撑下来的。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厂,又不是什么保密的地方,唯一可以说的就是脏乱差,杨家在天津的势力庞大,很快就找到了得力的人员,带着杨元钊他们进入到了启新洋灰场。
进入到了启新,说起来,还非常的破败,日产水泥700桶,年产,不过25万桶左右,才几万吨而已,这样的产量,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中国第一,可是跟杨元钊见识到的后世的水泥厂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后世几十万吨,百万吨的水泥厂,而且生产的都是高标号的水泥,现在这个洋灰场,生产效率并不高。
杨元钊还是饶有兴趣的观看这个洋灰场的一切,他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他空有比这个世界更多的技术装备,却无法展现出来,反倒是根据的现有的装备,能够产生出不少的想法,就好比这里,启新洋灰场,已经拥有了生产水泥的全套设备,虽然日产量并不高,这多是因为设备的规模不够大,能源不够充沛,在了解了水泥生产的几个要素之后,他对于建设一个水泥厂,也算是了然于胸了。
大半天的时间,转完了启新,又去了旁边的接工厂,这里工业发达,可是某种程度上面,跟上海的很多东西重叠了,真正增加的不算太多的,有些军工的机器局,因为种种关系,无法进入,这或多或少让杨元钊有些失望,更加令杨元钊失望的是,他没有见到周学熙,这个天津工业的传奇人物的,他跟张謇一样,都是时代的强者,天津的不少工业,几乎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都跟周学熙有关系。
好在天津距离包头更近,未来,当他解决了交通问题之后,当铁路把他们连同起来之后,会有机会见到他们的。
天津停靠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大半天,匆匆的参观了几个工厂之后,杨元钊和杨悦就启程了,这个时候,杨元钊的手中,又多了几千张不同的图纸,走遍了汉口,上海和天津,这三大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没有能够进入青岛,去亲自的复制德国的机械,已经让杨元钊对于中国的基础工业有了一个摸底,接下来,他会根据后市的经验,在一体机的帮助之下,逐步的提升他们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可操作性,当这些改装,全部完成的时候,吧这些东西给复制出来,整个西北的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回心似箭,他们甚至没有直接坐正太路,而是从北京,直接走还没有修通的京张,京张铁路的贯通,就在今明年,可以直接的抵达张家口,从张家口到包头,要比从太原到包头,稍稍的近了一点点,节约了不少来回奔波的时间和距离。
火车经过京张铁路,因为铁路的修通,这里也开始逐步的热闹了起来,本身京城到张家口,这个出关的东口,一定程度上面,跟口外的交易异常的活跃,之前没有铁路,只能够凭借商队,现在京张铁路,哪怕还没有到达包头,可是通车的线路已经占据了五分之四了,省下几百里的距离和时间,异常的繁忙。
天津这边,依然是购置的甲票,一路轻松的抵达了的,在下车之后,自然有杨家的马车,带着他们前往的包头,一个多月的时间,足迹遍布的大江南北,可以说一定程度之下,把整个中国的精华地方都给看了一圈,汉口,上海和天津,恐怕中国的重镇之中,只有广州没有去过,但是广州,除了少数英资的公司,剩余的华资公司,他们的实力,未必比得上上海和天津,那里更多是对外的经贸的,也就是说,做买卖的,远远高于做实业。
晃悠悠的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到了包头,初春的包头,到处都是绿莹莹的,一副田园风光,可是在这个荒凉的口外之中,未来,会有一个庞然大物,在这里崛起,不过现在,它还被掩盖在一片荒原之中,这个时代,有杨元钊的到来,注定要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