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欢度国庆(1/1)
周素云拿了一叠菜票放到站在卧室门外的申秋手里,申团长远远看了,很厚的一迭,自然放心了。申秋接过菜票吓了一跳,这么厚,明显不科学。结果到手一看,面上这一张是五分的。伸手把菜票展开成扇形,多数是五分的,最大面额一毛钱,也不过一张,总计两元左右!这才对嘛!吓得自己以为重生还投对了人家户!申秋抬起头看着甜甜蜜蜜的这一家人,陌生感油然而生,越来越强地占住了她的内心。
看着妈妈脸上带着一贯的温婉、大方的微笑,申秋咬了咬牙,把手合拢,没有说什么。到大食堂也能吃两顿了。干部食堂就别想了。11月底,爸爸的旅长任命书就下来了,这节骨眼不是闹事的时候。再说了,有什么资格闹呢有给就是人情了,怎么说也不是前世不知道人事的孩子了。申秋笑着把菜票装进了衣兜里,感激地:“谢谢!”
小张进来报告车到了,一家三口就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走了,周素云落在最后,特意地伸手就把自己房间的门关上了,还拿手习惯地推了推,申秋装作没有看到,这是防贼呢!心里没有一丝别扭,两世的相处,这种小技巧见多了。
这一走,就是整个国庆假期,申秋一个人生活一天,生活费2.3元这是周素云很大方很舒手的一次了,这还是看在过节回娘家而申秋没有跟着来添堵的分上。对于申秋而言其实,真的也够了的,不过三餐罢了,还是在食堂里打来吃,便宜,更别说申秋还有出去卖菜的打算。
申秋站在门口,等着汽车走远了,这才把门关上,家里无人自由了,周小娟也去外婆家玩去了。没人会来打搅自己,时间是要抓紧的,申秋马上就进空间去,把书打开了,盘膝坐下,心里明白着哩多背一页,离老公就更近一点……申秋的生活目标简单明了—----考上帝都的大学,在青春正当时,遇到自己的良人!最好不过就是毕业就结婚……想想都激动(脸红)啊。
申秋在空间读了一早上的书,成效不错,按时完成了学习计划,还保质保量的。外间的时间到了中午时候,申秋把家里的三层铝饭盒提着,买了两斤饭,一个红烧豆腐,一个麻婆豆腐。再买了个凉拌海带丝,这是申秋眼见到的最便宜的菜。就把钱全用光了。
饭不打不行,不是申秋不会做,独立生活加上十几年的婚姻生活,这么多年,什么菜不会做呢,更别说结婚后生活十多年,申秋为了老公,还专门去了厨师学校,红案、白案都学了,托’新东方’鸿福,八大菜里,主要学会了川菜,当然其它几个系的也都学了几道招牌菜,一般家常菜都学会,刀功也算二流水平,勺也会颠,当然得偏轻的炒锅。前世的她随便都能做出一桌子有看相,有滋味的饭菜来。
现在没法做饭的关键是妈妈出门时,一不小心,把储藏室的门锁了,申秋一粒米都寻不到。灶房开着,除了烧水,别的啥也干不了,油桶都在储藏室里。
这个教训不是不深刻的……
申秋把中饭吃了,坐下来想了想,趁着有时间还是得把菜卖出去。否则就算这些菜堆成山了,也是没有用的。不能再等。寻出个挂锁来,再把大门的子弹锁反别好,在外面用挂锁把门锁了,没办法不这样办,没有家里大门钥匙的申秋回不了家。
军区大院在g市近郊,但进城也很方便,送孩子们上学的大巴车,除一早一晚接送孩子外,早上6点起到晚上8点止每两个小时整点发车,军绿色的大巴车来回在大院门口同市城东门较场口来回接送军区的军人及其家属。申秋的时间掐得正好,出去坐上车没等几分钟就发车了。
申秋的目标很明确直奔东营口,这里专门有批发蔬菜的小贩,由南方运过来的大棚菜都在这里集散,后世越发的做得大,是g市有名的蔬菜集散中心!现在规模还算小的。但已经是有小成了。过上十年不到,这里将是辐身周围几大县市的批发市场,自己这菜怎么卖,还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昨天晚上,申秋就想了许多方案,最后定下来的是,装成农科所的实验田出的菜,自己姑姑所种,偷着拿出来创收的。这时候,这种事情很多的。不怕人觉得不对劲。到了东营口就在门口的小店里,申秋买了几个泡沫箱,不是新的,应该是周转用的,但绝对干干净净的,价格十分合理。申秋进到空间,把自己收获了堆在田埂上的菜分门别类的放在泡沫箱里。对产量估计不足,菜堆在田埂上看着不多,装箱后就看得出来还是不少,又买了一次箱子,一共花了9元的箱子钱。
手里剩下的就是这几天省的一元多饭钱了。一共装了二十八箱菜。主要是上海青,娃娃菜,白菜苔、红菜苔四种菜。在空间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应该能值不少钱。申秋在菜市里走了一圈,寻了一个看着面善的女老板,决定把自己的菜卖给她。
“老板娘,不知道你收不收菜啊”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申秋,王桂芬有点没听懂,自己只批出去,居然还有人问自己买不买,还是个小姑娘,真是……头壳坏掉。
“开什么玩笑,小姑娘,我只卖菜不买菜!”
“我家的菜是自己种的,农科所的种子,种出来的菜新鲜又好吃,你给看看样品再说!”
申秋递上自己手里的那种用大塑料圆环做把手的布包,这以前流行过,目前都是农村的小媳妇才用,这是好容易才在家里的杂物间翻出来的。比较没人留意的东西。
王桂芬今天的菜都批得差不多了,大冷天的,除了萝卜就是白菜,也没有什么菜好批,闲着也是无聊顺手就接过申秋递过来的布袋子。
“你家种这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