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电影的时代 > 第291章再上新闻联播!

第291章再上新闻联播!(2/2)

目录

“对啊,内地这么有钱,几个导演肯定用不完。”黄球生附和了一句。

这倒是说到刘玮强心坎里去了,比不过唐言、张一谋、冯晓刚,还比不过其他那些扑街导演

他又不是不知道,内地八成的导演是搞文艺的,投资商想赚钱,就只能找他们。

没得选!

内地那么多钱,又是拍古装大片又是拍科幻大片,听说程凯歌的新片要三亿投资。

三亿啊...拍惯了黑帮、恐怖、情涩的刘玮强,也对大片充满了向往。

他拍过的最高投资的也就是《决战紫禁之巅》,那都是内地投资商出的钱。

要是能拍一部两三亿投资的大片...每一个商业片导演的梦想莫过于此了。

这么多钱,拍古装大片还是科幻大片

听说好多公司都想模仿《火星救援》拍太空科幻片

......

《无间道3》、《天下无贼》各自惨淡、难受,行业为《火星救援》六天破亿,单日两千万而震惊的同时。

很多电影公司、电影厂,那颗眼红的心,又在跳动了,全都萌发出了搞太空科幻片的强烈欲望。

不过,跟《火星救援》没有关系。

也跟唐言没关系,他现在正忙着呢。

回京城接受了一下央视的专访,为了新闻联播播出。

这种事也是驾轻就熟了,经过一次之后,就跟平常采访一样。

这回给的足足有110秒的时间,除了报道《火星救援》之外,还有三十秒是给敦煌那个火星文化旅游基地的。

东部沿海富裕了,国家在搞西部大开发。

敦湟,或者说甘宿,肯定在其中了。

敦湟那地方,也在高举旅游立市的大旗,是支柱产业,像莫高窟在内的各种旅游景点都比较又名。

二十年前就有机场了,沿海很多城市现在都没有呢。

除了三十秒给敦湟火星文化旅游基地的,已经建成了,剩下80秒就是《火星救援》。

也有10多秒是关于神五的,毕竟今年是航空事业里程碑的一年,又是首部太空科幻片,放一起正合适。

剩下的时间的安排,和《飓风营救》分布的差不多。

专访完之后,唐言也继续投入到宣传当中。

各种媒体、电视台的采访,快本这种节目还跑来邀请了。

现在哪个电影剧组上快本啊......

说的是难听点,也不是看不起节目。这就是现状。

但凡有点规格的电影剧组,都不会去快本这种节目宣传。

别说张一谋、程凯歌、冯晓刚的片子了,哪怕是往下普通一线导演的剧组,都不会去。

不上娱乐类综艺,是电影行业现在的普遍情况。

没去上什么节目,就是路演的时候,电视台采访了一下,还有当地的《三湘都市报》的采访。

基本上路演宣传就是这些,一站一站地跑。

而这几天,关于《火星救援》的各种思考也屡次出现。

现在的国内,电影还是文艺作品,电影行业是属于文艺圈的。

既然是文艺作品,做做阅读理解也再正常不过了。

更何况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必定会引来全方位的关注。

这都已经上映六天了。

开头火星的风暴,有人质疑太假了。

火星上种红薯,同样有人再讨论现不现实。

唐言在路演的时候,也难免会被问道。

“唐导您好,火星上的气压很低,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像电影里开头的足以把人吹跑的大风暴,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是电影的bug吗”

一位男观众信心十足地揭露了电影的漏洞,还显得特别骄傲一样。

你学物理的你牛逼

你去过火星嘛,就知道不可能有风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部知道

当然,唐言不是杠精,很大方地承认了漏洞。

“确实,开头的风暴并不符合现实,不过那只是一个事故的源头,算是又故意的成分吧。”

承认了错误,让那名观众颇有些洋洋自得。

也让其他观众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痛快,不讲一些因为所以的。

“火星基地里的大棚种植红薯,目前来说,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对火星土壤的成分还没有充分的了解,种植红薯除了土壤之外,对温度、光合作用、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

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太阳光,大棚内的人造光同样可以,温度在火星基地也是可控的,水分是从燃料中分离得到了氢气,燃烧后生成水。

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实际操作能不能实现,那就要等我们登上火星的那一天,再去尝试了。”

唐言又回答了一下种红薯,以及在火星车为了续航关掉暖气,之后用来取暖的手段了。

“那个东西叫钚-238,会自己衰变,放出强烈的热能,这个东西全世界目前只有北极熊有,米国也要从那进口,它有个兄弟钚-239,是核武器的材料。”

又是核武器材料,又是米国都没有的东西,全世界北极熊独一家,唬得得观众一愣一愣的,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唐导,你一...你是学化学的吗”

有位差点说出了你一拍电影,怎么知道这么多

“既然是拍太空片,当然也要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了,电影里涉及到的航天、物理、化学,我都是经过了解,征求过专业人士的意见,力求在不影响电影剧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合理。”

唐言笑笑,又顿了顿:“要不然,咱们台下万一坐了个物理、化学研究生、博士,那我今天可能要被说的哑口无言,就真的丢人了。”

“哈哈哈...”

观众们都报以善意的笑容。

不过,又有一个不算年轻的观众站起来了,推了推眼镜道:“唐主任你好,我是川大物理学院的,《火星救援》里我觉得又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那个载有小型直升飞机的火星车。

据我了解,火星上大气极为稀薄,空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就如同在地球上数千米的高空飞行一样,以那架小型直升飞机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砸场子的来了

左右的观众有些兴奋,虽然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

但是,丝毫不妨碍看热闹。

唐言笑笑:“这个问题我当初和航天局探讨过,直升机的桨叶尽量长,翼展达到了1.2米,自身尽可能轻小,桨叶也是用碳纤维泡沫材料,机身更是只有纸巾盒那么大,飞行转速达到2500转每分钟,机身供暖以防冻坏机身零部件也对太阳能板有一定要求...这样才能在理论上在大气稀薄的火星实现短途飞行。

当然那么小的机身里要塞满了电池、中央计算机、测高计、倾斜计、加速度计、陀螺仪、相机等这一大堆仪器,堪称空间管理大师的高难度要求,也很难达到,电影里只是选择理论上的可能。”

这一番话,听的观众一愣一愣的。

这都能解释出来

而那位物理专业的观众,已经陷入了沉思中。

......

一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专业的探讨可把唐言给累坏了,还好提前做了笔记,背下来了,要不然都一问三不知。

不过,这些普通观众看不懂的,跟大众看的电影的故事无关的东西,却也成了热门话题。

“震惊!盘点《火星救援》那些有理论依据的细节!”

“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理论基础,铸就了国内第一步太空科幻片《火星救援》的成功。”

“为拍太空科幻片,唐言化身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揭秘电影幕后的制作。”

讲电影里的火星上的一些科学技术,除了媒体,也不断有各种专业人士来考究。

普通观众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看不懂,但是也不耽搁在旁边喊666.

“本人学生物的,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火星种红薯理论上完全可行!”

“牛逼,我以为是闹着玩呢,我最喜欢吃烤红薯,你这火星上的红薯能保不放屁吗”

“何止啊,我火星上的红薯,保你金枪不倒!”

“我是学物理的,以牛顿的名义发誓,按唐言给的数据,直升机在火星上绝对能飞。”

“厉害啊,唐言这拍个片子不容易啊,竟然还要学这么多知识。”

“这才是好的导演,别跟程凯歌一样,拍个《刺秦》乱编历史,我都怀疑他压根没有了解过历史,自己瞎想的。”

“《刺秦》都还好,李雪健老师对张丰毅说他不懂自己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时,那种不被理解、痛心的感觉,真的太揪心了,始皇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置郡县那些改革,可能只有我们现代人理解吧。”

“那是李雪健老师演的好,看看《吕布与貂蝉》,学过初中、高中历史的,都不会派出这种片子。”

“唐言这种才叫严谨,拍出来的电影才能不违和,要是每个导演都能这样就好了。”

“这才叫讲究,科幻片也不是闭着眼睛幻想的,要有科学依据,之前《源代码》听说里面高铁的外形数据,铁老大都拿去验证过的。”

“没想到《火星救援》竟然这么牛,火星造的一模一样,各种技术竟然都是有依据的,我都感觉国产科幻比好莱坞都不差了。”

......

一部科幻片,符合科学理论条件是很难得的,意味着科幻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在观众热情的讨论中,《火星救援》结束了30号的放映,相比29号星期一的1500万,票房还上涨到了1580万。

工作日能上涨,意味着不是一般的坚挺了。

31号,即将放假,观众的观影热情大大增高,晚上也有时间了。

而这天晚上的的新闻联播,也播出了《火星救援》长达两分钟的专题新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