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巴黎圣母院 > 第三卷 二、巴黎鸟瞰 · 1

第三卷 二、巴黎鸟瞰 · 1(2/2)

目录

内城在河洲上,它是最老最小的,是另两座城的母亲,夹在她俩中间,说句不恰当的譬喻,好像是一个小老太婆夹在两个身材高大的漂亮姑娘中间。大学城在塞纳河左岸(37),从小塔直至纳勒塔:这两个点分别相当于今日巴黎的酒市场和铸币场。大学城的城墙深深伸入朱利安建造过公共澡堂的野外。圣日内维埃芙山被包了进去。这道城墙弧线的是教皇门,就是说,大致上相当于现在的先贤祠地址。外城是巴黎三大块中最大的一块,它在河右岸。它的堤岸,虽然断断续续,或者说有时断掉了,也还是沿着塞纳河而下,从毕利炮台直至树林炮台,就是说,从今日丰谷仓所在地直至大小杜伊勒里宫所在地。塞纳河切断首都城墙的四个点,左岸为小塔和纳勒塔,右岸是毕利炮台和树林炮台,当时一般称作“巴黎四塔”。外城伸入田野的深度还要超过大学城。外城城墙(即查理五世城墙)的在圣德尼门与圣马丁门——这两座城门的地点现在还跟那时一样。

(37)即南岸,因为塞纳河流向是自东而西。

上面已经说过,巴黎的这三大区划,各自是一座城市,但作为城市也未免过于各专其司,因而自身也就不完整,任一皆不能没有其他两座而自己生存。因此,三副面貌彼此迥然不同。内城里尽是教堂,外城里尽是宫殿,大学城里尽是学院。这里姑且不谈旧巴黎的种种次要的独出心裁之处,也不谈变幻莫测的道路捐,只从一般角度说说混乱不堪的市政管辖的整体全貌。大体而言,河洲属主教管辖,右岸归府尹道,左岸归大学董事长。巴黎府尹(38)统管三者,他是王室官吏,不是市府官吏。内城有圣母院,外城有卢浮宫和市政厅,大学城有索尔朋(39);外城有菜市场(40),内城有市医院,大学城有神学生草坪。学生在左岸干了犯法的事,审判得在河洲上的司法宫举行,处罚却在右岸的鹰山。除非大学董事长自认为该校强大而国王孱弱,进行干预;因为在自己校内被吊死是大学生的特权。

(38)府尹道是管辖市民的,巴黎府尹是王室官吏,实际上两者对立。

(39)索尔朋是巴黎大学旧称,现在只是巴黎十三座大学之一的一部分。

(40)最初的菜市场开始于10世纪,在15世纪已经成为有繁杂分类部门的市集,到了左拉所描写的时代甚至更为庞大。现在已经改造为主要在地下的超级市场,分门别类当然更为庞杂,不过早已不卖菜了。

(顺带说一句,这类特权的大部分——还有比这一条好些的其他特权,——都是凭借造反和叛乱从国王那里强索得到的。这是自古以来的一种惯例。只有人民去夺取,国王才肯丢手。有一条特权凭券关于效忠王室是这样直言无隐的:

civib fidelitas res,&230;taia.(41))

(41)拉丁文,市民对国王的忠诚,虽然时常被叛乱打断,还是产生了市民特权作为补偿。

十五世纪巴黎城范围内的塞纳河中有五个河洲:卢维埃洲,原来上面有树林,现在只剩下柴禾棍儿了;牛洲和圣母院洲,两洲都荒无人烟,只有一间舟子破屋,两洲都是主教的采邑(到了十七世纪,把两洲合成一个,在上面大兴土木,我们现在称为圣路易洲(42));最后是内城和它尖端的牛渡河洲,以后这个小洲沉陷在新桥斜堤底下了(43)。内城当时有五座桥:右边三座是圣母院桥、钱币兑换所桥(这两座是石桥)和水磨桥(木桥),左边两座是石头的小桥和木头的圣米歇桥,桥上面都有房屋。大学城有六座门(都是菲利浦-奥古斯都建造的),就是,从小塔算起,圣维克多门、波尔岱门、教皇门、圣雅各门、圣米歇门、圣日耳曼门。外城有六座门,都是查理五世建造的,从毕利炮台算起,计有:圣安东门、圣殿门、圣马丁门、圣德尼门、蒙马特尔门、圣奥诺瑞门。这些城门都是既坚固而又美丽的,美丽却不损坏其坚固。有一道壕沟,又宽又深,春汛泛滥(44),急流流淌,拍击着城墙根,环绕整个巴黎;水来自塞纳河。夜里把城门关闭,全城两端用几根粗壮铁链拦住河面,巴黎就高枕无忧了。

(42)现在的圣路易洲仍沿旧名,还在塞纳河中,但与圣母院所在的城岛东西相望,并不包括圣母院岛。

(43)早在雨果之前很久,这个小洲就没有了。现在塞纳河中在巴黎市区范围内只有两个河洲:城岛(圣母院所在地)和圣路易河洲。

(44)这是说,冬末春初,冰雪消融,塞纳河水上涨,灌入壕沟。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