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裂2每个人的到来(1/2)
我的高中是j市最差的高中,入学当天的军训卧谈会,大家谈的是城郊嫖娼的经验,我的初中也是j市最差的初中,军训当天的卧谈会,大家谈的是哪一天能开始去城郊嫖娼。这座城市有一百六十多万青少年,我想,我是他们之中活得最为龌龊腌臜的百分之五。
从二〇〇六年开始,我在北京考学,要考取一个跟电影有关的学校。电影专业的考试需要先拿到学校的专业合格证,然后参加高考,两边通过后可以上学。父母满怀希望地鼓励我,为我准备了一个结构复杂的行李包,并塞了一大沓钱在羽绒服的暗兜里,嘱咐我小心火车上携带刀片的人。但携带刀片怎么看得出来呢。
第一年,我拿到全国最好的艺术大学考试合格证,整个人意气风发,身上有微光,见谁都是面若桃李,嘴角含笑。只需达到本省本一分数线的百分之八十,我就将去那所如同传说一般的学校读书。我将离开百分之五的肮脏青少年,回到大队伍的前列。
然后在夏季,高考分数下来,全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前所未有地达到了六十四万,本一线水涨船高,于是我被刷了下来。
但没关系,我有才华,还年轻,身强体壮,还可以再考一年。这样告知父母之后,我轻车熟路地开始了第二次考学。
我开始筹备第二年的考试,每日阅览盗版dvd家里住在一楼,父亲会在下午去院子里铲狗屎。在重重压力下,百分之七十五的青少年都需要毛片,我却在阅览时被窗户后面铲狗屎的父亲看到,于是他给我学电影下了一个定义,就是闲散在家里以看电影的名义看毛片,他从此不再支持我,每次我从房间出来都含义复杂地看着我。
但母亲仍鼓励我。秋天,我再次去北京准备考试。母亲在大衣的暗兜里给我塞了厚厚一沓钱,嘱咐我小心火车上携带刀片的人,我说现在京广线已经不是绿皮火车了,没有带刀片的人了。我带着一个空荡荡的结构复杂的行李包来到北京的地下室。那一年考试中我认识了赵乃夫,他身高一米九,臂展如大猩猩。
二〇一〇年,本省的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我重新回到了谷底。
四年里我一次次计算着自己的位置,本一线四万八千人,是八十万的百分之五点一,本二线十三万九千人则是百分之十四点九。落榜,则再次回到高三,二〇〇七年与我一同高考的人,如今大多已步入社会,开始计算自己的工资收入在社会人口中的百分比,少数人读研,一部分人生子。
第五年,父亲已经与我彻底决裂,母亲在与他终日的吵架中为我夺来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次落榜,父亲就用他的路数送我去环卫站开车,在我看来,若此事发生,我将终生成为那最后的百分之五。
我将身着制服,坐在环卫车上,在破败不堪的马路上,大口向外吐痰。
这图景冲击太大,以至我在考试期间竟开始脱发和失眠。佝偻着背,顶着一头稀疏的乱毛,我考出了这几年来最差的成绩。
在父亲“早知如此”的眼神里,我看到几年前他在后院铲狗屎的那个下午,他只是失落地看着窗户。而母亲自一年前就鲜少说话,在我穷途末路时,她拿来一本小册子,让我去读上面宣传的野鸡大学。
我看也不看,说自己宁可去环卫站开车。
她就背对着我,我看到她颤抖的双肩和鬓间白发,就接过了册子。
“即使在那样的学校中,我也会直捣黄龙的!”离家之前,我背起自二〇〇六年考学就一直在使用的行李包,对母亲说。
说罢,二〇〇六年至今,我第一次哭了起来。那所学校的名字以黑体竖直排列在宣传册封面左侧,竭力显得不那么捉襟见肘。
就这样,父亲一脚踹翻家里自九十年代就摆在客厅的大理石桌子,助我一臂之力,我去了山化传播学院。
在城区郊外,沿着笔直的高速公路,是一片荒郊野岭,秋天之后,土地为一片残暴的焦黄色。二〇一一年以前,这所荒郊野岭里的学校叫广播学院,之后,校园扩建,改名为山化传播学院,就是我最后要去的学校。如果调查学校前身,也就是广播学院的背景,会发现在二〇〇四年的“师生二十人殴打学校领导”,以及“从化工厂改造的教学楼引起家长的不满,要求退还学费”这两条新闻。在全国三百一十六所专科院校里,它想必也是最后的百分之五。而我以二十三岁高龄,成了山化传媒学院编导专业的大一新生。
这所改造的学院没有建好,在化工厂的焦黄色还没有完全遮掩住的校园里,孤立着几栋楼。报到的那天,是学生唯一一次凑全的时候,所有人抱着五颜六色的塑胶脸盆和棉被,站在荒郊野岭中只有几棵树苗的小广场上,所有人面对着食堂,食堂看起来简陋而草率。这种脸盆像纸浆做的,所有人都知道很薄脆,棉被里的填充物基本上是以草为主,所有人也都知道睡起来会干巴巴。来到这里的学生不外乎两种,一种高考成绩过低,低到跟理想的学校相去甚远,除了这里无处可去,一种是没有参加过高考,不来这里只能去城市务工,基本上也是无处可去。
我清晰记得那个抱着一堆杂草的下午,胳膊里夹着塑胶脸盆,不知所措地站在一小片广场中。很多人回忆起那天觉得当时的阳光很灰暗,太阳看不到形状,因为空气污染严重。但其实那天根本没有太阳,天色阴沉,云层厚重地压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荒郊野岭。校园里的每一处都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植物,这些生命混乱无序。所有人目光呆滞,大家不敢观察四周,只是涣散地看向面前臃肿油腻的食堂大门。然后在恍惚中明白了什么,一切都完蛋了。
后来大家纷纷散去,步态缓慢,像一堆软体动物。可以看到宿舍楼二楼,老广播学院的学生趴在窗户上,扒着香蕉看着这群新生,深深的敌意目光穿透过来,令人脊背着了凉风。他们就像埋伏在路边的劫匪,或者在潮湿小巷里双手插在口袋里的黑人,他们在等待着什么。
其实他们没有等待什么。
没有人等待着什么,他们只是觉得新生侵犯了他们的空间。
从二楼那股危机感中脱离之后,我在走道里遇到了复读学校认识的郭仲翰。我本以为他去了上海,吃了一惊。在他遇见我的时候,他可能也觉得自己应该已经到达上海。
郭仲翰高大粗壮,但却有一张娃娃脸,肤质娇嫩,声线阴湿,所以他留起了胡子,只是胡子也生不长,像一层霉。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竟抱着颜色相同的脸盆。
我跟着郭仲翰来到他的宿舍,把脸盆放在地上,我给自己的脸盆做了记号。郭仲翰掏出一张揉烂了的纸,看了号码,走到宿舍最里面的一张床边。他的床对面上铺有个爸爸在给一个小胖子整理床铺,这个小胖子是刘庆庆。他的爸爸正俯身套枕套,刘庆庆平躺着,把脑袋一侧,他肤色较黑,脑袋圆得像瓶盖。刘庆庆的爸爸非常枯瘦,穿着深颜色条纹衬衫,衣服扎进裤子里,有一种离着两三米就能闻到他身上汗味的感觉。
刘庆庆非常严肃地跟我们打了声招呼。他爸爸哼唧了一声。我不明白那声哼唧是什么意思。然后刘庆庆的爸爸要去食堂吃饭,两人笨手笨脚地下了床,刘庆庆看向我们,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爸爸又哼唧了一声,拉着他就往门外走了。刘庆庆爸爸的不友好让我有种他很正确的感觉,他做得对。
我后来得知,刘庆庆幼年时父母离婚,母亲去了徐州。他的父亲在话剧团管道具,酗酒。喝醉之后回家,喜欢让刘庆庆给他洗脚,刘庆庆从十岁一直洗到二十岁。后来刘庆庆的父亲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很讨厌刘庆庆,因为他畏畏缩缩又有点胖。光棍数年的刘庆爸对后妈宠爱至极,家里时常是刘庆庆给父亲洗完脚,父亲再去给后妈洗脚。刘庆庆本该进话剧团工作,但后妈嫌刘庆庆碍手碍脚,于是他父亲就找到了山传。而后妈跟他父亲一直没有结婚。
然后郭仲翰搬了张椅子,反坐着,双手交叉环抱,好像在复读学校时一样。
“你知道吗,我高考发挥失常了。”他说。
“我知道。”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