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 四 战争的种种面目

四 战争的种种面目(1/2)

目录

必死的战斗

目前为止我们所谈论的,差不多都是关于战争的技术性话题,当年的军国少年、少女们心情激动地抱着收音机收听的内容,可能也可以纳入同一范畴。在对美英等国开战以后的3天里,日军就收获了堪比桶狭间之战的战果。在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袭击下,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分别在夏威夷和马来半岛外海损失殆尽,这确实不免让人吃惊。

但是,轴心国与同盟国的国力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同盟国在最糟糕的时候,差不多只有英国在战斗。苏联与美国直到1941年6月和12月才加入盟军作战。而从1937年开始,就将大量日军牵制在大陆的中国,也随着美日开战而对日宣战,同盟国由此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之前提到过吉田裕教授,在他的著作《亚洲、太平洋战争》 (10) 一书中,有一张很令人在意的表,上面列出了岩手县出生的阵亡士兵人数的变化情况。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日本战败为止,岩手县共有30724名军人阵亡。其中,1944年以后的阵亡人数占了总数的876%。也就是说,九成左右的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半中死去的。

美日之间的战争其实在1944年6月19—20日的马里亚纳海战之后,就已经决出了胜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以委任统治的方式接收了原属德国的马里亚纳群岛,该群岛包含了著名的塞班岛、关岛等主要岛屿。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美日双方的特混舰队展开了对决,最终日本惨败,并失去了大半的航空母舰和飞机。

说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役,虽然1942年6月5日的中途岛海战(美军破译日军密码,并布下埋伏,最终日军在此战损失了4艘航母)也非常有名,但在1942年时,日本陆军先后侵占了中国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爪哇岛以及缅甸等地,还有不少人相信“日军不败”的神话。同一时期,负责中国战线的蒋介石则与印度、缅甸方面的英军不断发生摩擦,蒋介石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揭发了英国统治印度的残忍事实:

英国应该给予印度完全的自由。因为这同时是同盟国的战争目的与我们共通的关心事宜,所以我无法保持沉默。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良药苦口”。虽然发自诚心的建议可能会让英国感到不满,但是这依然是我们今后应该采取的方针。

蒋介石的意思大概是,如果英国能允许印度将来走向独立,印度士兵应该会更加勇敢地与日军战斗。因为印度士兵似乎不怎么善战,这让中国军队也感到相当难办。

丘吉尔的回应也颇为惊人,他用冰冷的口气回答道:

同盟国应该采取的最佳方针,就是不要干涉各自的国内问题。即使在中国国内共产党与国民党对立最激烈、最危急万分的时刻,英国人也非常克制地没有对这种状况发表任何评论。在这里我想郑重声明,只要我还担任首相,任何事关大英帝国尊严的多余批评,英国政府都完全不予接纳。

这种态度可谓是表面上客气,实际上却完全看不起对方。蒋介石这个时候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怜。虽然中国与英国都是同盟国的成员,但是面对不顾死活拼命进攻的日军,在到底由谁在最前线抵挡住日军的这个问题上,中英之间不断出现分歧。丘吉尔拒绝在缅甸与日军大规模交战,表示“为了和日军作战而分散兵力进入丛林,就像是为了和鲨鱼战斗而轻率地潜入水中”,他希望保存英军的实力。所以即使日本海军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失败以后,日本获胜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到1944年6月之后,等待日本的已经只有战败这一种结局了。

日本人仍然相信会胜利吗?

——明明出现了那么多战死者,为什么大量伤亡的消息没有在日本国内传开来呢?

这是个好问题。身在前线的士兵们与故乡的通信毫无疑问是受到限制的,因为当时不仅存在针对信件的审查制度,而且一张小小的明信片上能够书写的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但只要人还活着,每个月都应该可以寄出一张明信片。然而从某个时候开始,明信片就突然不再寄送了。例如,被派遣到新几内亚的第十八军,10万人之中竟有9万人饿死在那里。在他们的故乡,诸如“奇怪了,父亲的信一直不来,隔壁村的谁家也是”这类绝望的信息会逐渐传开。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通过邻里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大概想象到从故乡出发的军团已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问题也正是出在这里。只有新潟县和宫城县等地的地方报纸会刊登第十八军阵亡者的姓名与人数,毕竟在士兵的故乡,葬礼是重要的大事。但是,这样的坏消息却不会传到士兵故乡以外的地区。研究审查制度的专家中园裕就发现,统计刊登在地方报纸还有全国性报纸地方版上的全部阵亡者消息,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开着汽车不断地往返各县市,统计出日本所有县的地方版报纸上一个月内的阵亡人数,就可以进一步统计出全国的阵亡总人数。但是没有人会那样做,因为会被警察抓起来。如果只阅读在全国范围发行的报纸,就只能看到前去“特攻”的飞行员特写照片,而不会知道某个地方师团的士兵有九成都阵亡了的消息。不让全体国民察觉战争的失利,并在无法收集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继续战争,这就是1944年日本的情况。

那么,当时的日本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信息的呢?我们在前面的章节提到过,大家都听广播。因为有大约一半的人与广播公司签约收听广播,所以只要附近有人在用大音量收听广播,国家想要让大家知道的那些事情就会马上传开。

国家不想让大家知道的信息又是怎么传播的呢?短波广播是很难用技术手段拦截的,所以只要下定决心,不怕被宪兵抓住的话,懂英语的人就会偷偷收听国外的短波频道。当时国家有规定,只有许可的通讯社或者报社才能使用短波通信。不过,在轻井泽等能收到短波的地方,还是有很多人收听了“敌台”,并在战后说出了这段经历。

况且民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有些人已经通过股票,察觉到了某种信号。

——欸,股票?战争时期还存在股市吗?

是的,吃了一惊吧?股票市场还在交易哦。这又是吉田裕教授的著作中提到的一个小插曲。从1945年2月开始,那些与军工并不相关的公司(主要是民用工业企业)的股票价格开始上涨。具体来说,就是纺织工业的股价开始上涨了。股票价格上升,也就意味着购入股票的人在增加。在战争时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运输船接连不断地被击沉,到1943年左右,民用船舶的状况已经惨不忍睹了,国家不仅没有建造船只的钢材,也没有驱动船只的燃料和发动机。尽管如此,与船舶相关的股价却同样在上涨。由此可知,当时有一部分人已经预见到日本很快就会停止战争,社会状况就要出现变化,股价的上涨就是反映。

说不出死者阵亡地的国家

与德国人相比,日本人常常被指责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不够。仅仅是对珍珠港的偷袭,日本就夺去了3000名美国年轻人的生命,他们许多人甚至还在星期天早晨的睡梦中,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毫无疑问,日本确实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根据中国的统计,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为止,中国共有330万军人、800万平民伤亡(这个数字因为统计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国台湾、朝鲜及南洋群岛等日本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地的居民所遭受的苦难。根据1938年制定的《国家总动员法》,日本在第二年发布了所谓“国民征用令”,认可了国家以命令的方式将所需人员安排到战争所需的产业进行劳动。根据国民征用令,日本从殖民地强征了许多劳动者到国内进行采矿、机场建设等劳动。以朝鲜为例,到1944年为止,据说有16%的朝鲜人口被征发到了朝鲜半岛以外的地区。

但是,日本为什么总是以被动的方式来阐述太平洋战争呢?为什么日本人认为自己是“被害者”呢?这么多的日本民众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无论对错,必然有其理由。就像岩手县的情况那样,九成的阵亡者都死在了日本战败前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在距离故乡数千千米的遥远战场上丢掉了性命。国家甚至无法告诉阵亡士兵的家属,这些士兵是在何时、何地失去生命的。现代的我们对于当时追悼死者的想法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日本传统的慰灵思想认为,年轻的男性在未婚、未留子嗣的情况下,背井离乡,死于非命,灵魂就会作祟。对于战死在外地的青年的灵魂,必须在弄清楚死亡地点和时间以后,举行葬礼。想了解日本人关于灵魂和慰灵的相关思想,读一读折口信夫的著作应该最适合了。折口信夫与柳田国男并列为日本民俗学与国学研究的第一人。关于折口,还有另外一些令人感伤的故事。

折口最喜爱的弟子名叫藤井春洋。据说这种喜爱,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于自身艺术与学术继承者的爱上,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师徒关系。1945年的春天,日军在淡水和粮食双双告急的情况下,在这个远海孤岛上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藤井就是死于这场战役。对于硫磺岛战役,大家可以看一看2006年上映的《硫磺岛的来信》(letters fro iwo jia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主演的这部电影,可以作为影像参考,让大家对硫磺岛战役有一个较为生动的认识。

折口曾经写过一首短歌,其中寄托了对于藤井的思念:“如月二十,夜月深邃,生者犹战乎。”美军在2月19日登陆硫磺岛,3月17日,硫磺岛的日本守军全部被歼,阵亡者达到了23000人。“如月”是对阴历二月的雅称。已经是阴历二月二十日了,夜空中的月亮看起来那么深邃,我所爱的春洋现在还没死的话,是不是还在继续着那场必败的战斗呢?折口用“释迢空”的笔名创作短歌,是一位优秀的短歌诗人。他吟咏的这首短歌,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

折口在这首短歌中,平静地传达着对于满不在乎地将自己所爱之人投入一场必败战争的国家的愤怒。他认为,那些远离故乡死于非命的人不够被供奉的条件,所以灵魂会在后世作祟。折口的这种想法也在普通人之间广泛存在,通过下面的例子可见一斑。

一位阵亡者的父亲在战后写给国家机构的信被保留了下来,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无法救出被遗弃在山中的爱子,身为父亲深感不安,同样也有违天理。”不管是在莱特岛还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如果不找回死在那里的爱子的遗骸,作为父亲就无法原谅自己。从这位父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与折口相似的情感。

满洲的记忆

置于太平洋战争的背景之下,日本民众将自己想象成“被害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满洲的记忆。1945年8月8日,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以后一直没有加入对日战争的苏联,依照与英美在雅尔塔的协定,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对日宣战,出兵满洲进攻关东军。德国是在5月7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确实是相当准确的3个月后呢。美国已经在8月6日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日本的战败只是时间问题。苏联在这个时候进攻满洲,作为开拓团移民移居满洲的许多日本人也被卷入了与苏联的战争中。战后的日本长期存在着对苏联的憎恨情绪,某种程度上也来源于此。

在日本战败时,有150万日本人生活在满洲地区。除了这些普通民众,还有50万关东军。也就是说,当时共有200万日本人身处满洲,其中有63万人(根据1990年公开的俄国史料)被苏军扣留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因为与德国之间的激烈战争持续了数年,使得苏联国内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因此苏联就把日本俘虏派去从事修筑铁路、伐木之类的工作。在被扣留的63万人中,有66400人在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丢掉了性命。

到战争结束时,身处海外的日本民众有321万人,再加上大约367万名陆海军军人,总计有688万日本人滞留在海外。其中,有200万人在满洲。包括那些被扣留最终死在西伯利亚的人在内,苏联发动进攻以后留在满洲的200万日本人中,有245400人丧生。这个数字真是惊人。除了死者和因为种种原因与亲人离散而无法回国的滞留孤儿和妇女,在满洲的大部分日本人都撤回到了日本。如果以刚刚提到的人数计算,日本战败后,有87%的日本人体验了从海外撤退的行动。

上百万男女老幼同时经历的历史事件,无疑是一个民族的深刻历史记忆。因为漫画《明日之丈》 (11) 而闻名的漫画家千叶彻弥,以及2008年去世的《天才傻鹏》 (12) 的作者赤塚不二夫,都是从满洲撤退回到日本的。芥川奖获得者安部公房也经历过撤退,他以这些经历为基础写成的小说《野兽们要回家》 (13) ,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大家可以找来读读看。

毫无疑问,从满洲撤退回国之路充满艰辛。许多人因此不断诉说其中的苦难,甚至以“被害者”自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绝对不能忘记的是,造成这种惨祸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政策。这里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对这些政策加以说明。长野县有许多人作为开拓移民去了满洲。在长野县内,相较于县政府所在地长野市或松本市的周围地区,长野县南部的南信有更多的村庄送出了大量移民。

饭田市历史研究所编纂了一本题为《满洲移民》 (14) 的书,属于南信地区的饭田市的历史学家们研究了这个地区满洲移民的有关情况。南信地区送出了大量的开拓移民,这些被送到满洲的人在战败后又体验了艰难的撤退之路。现在由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自己研究过去的这段历史,所得到的成果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在饭田市周边,开拓移民最多的村庄,移民满洲的比例为189%,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村民中就有1人被送到了满洲。饭田地区养蚕业发达,以生产远销美国的优质蚕丝而闻名,但是大萧条之后,蚕丝价格暴跌,农村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历史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个村庄的主要经济来源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较为顺利地从养蚕业转向其他种植业,那么这个村子的移民就相对较少。至于那些平地较少、山地较多的村庄,就往往难以实现这种转型。也正是这些地区,积极(甚至可以说是过于积极)地响应了国家和农林省从1938年开始推行的满洲分村移民的招募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