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贸易打造的世界 > 7.4 杀掉金母鸡

7.4 杀掉金母鸡(1/1)

目录

印度纺织品的霸业最终毁在什么手里?

长期来看,英格兰的工业革命即是凶手。

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vas da gaa)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calicut)时,找到一些北非穆斯林充当通译。那些穆斯林在该城已待了一段时间,懂得当地的风土民情。传说他们把他带到一旁,告诉他他所准备送给该港官员的礼物贻笑大方,还说下次最好带金子去。达伽马问去哪里弄来金子,他们答道,去东非沿海地区的基卢瓦(kilwa)王国,且提醒他带古吉拉特(印度西北部纺织业中心)所产的纺织品去换金子。

当然,不久之后,欧洲人在拉丁美洲发现比基卢瓦所产还更多的大量贵金属。达伽马远航的一个世纪后,荷兰人抵达摩鹿加群岛(今印尼境内),欲拿在美洲所掠夺的东西购买香料,却吃了闭门羹。当地贵族和商人希望他们拿东印度科罗曼德尔(roandel)的纺织品买香料;不久,荷属东印度公司就体认到,必须在科罗曼德尔设商站,以便收购东南亚的货物。那之后的两百年里(一直到1800年),欧洲列强发现用印度纺织品购买非洲奴隶,较受奴隶贩子青睐。以1775、1778这两年(现存的法国奴隶买卖记录完整的年份)来说,法国商人用以换取奴隶的货物里,超过一半是印度纺织品;有位法国人以懊丧语气记述道,加勒比海地区说法语的甘蔗园主,经过施压,会同意用法国货换取他们的糖,非洲贸易商却不吃这一套,坚持要法国人拿上等货品来换。英国人在非洲遭遇类似,直到该世纪快结束时,英国工匠终于开始制造真假难辨的孟加拉、科罗曼德尔织物的仿冒品,情形才改观。(高中教科书里以美国人为中心的叙述,通常告诉我们那是由“糖蜜、朗姆酒、奴隶”所构成的三角贸易,但欧美那些有害的货品,其实远不如高级织物、家具之类产品,能让非洲部落酋长看得上眼:英格兰人用以换取奴隶的货物中,酒只占约4,枪占约5。)

当时,在世界许多地方,印度纺织品比货币还管用。它们也大概是史上最早行销全球的工业产品。上等印度织物的销路,不只及于东南亚、非洲,18世纪时,它们把奥斯曼帝国的大部分丝织业逼到绝境,征服了波斯,拿下一大块欧洲市场;事实上,要不是1697年斯皮塔菲尔德(spitalfield)的织工暴动后,英格兰对各级印度纺织品采取严格配额和高关税政策,上等印度织物说不定已横扫英格兰的织造业。(《鲁滨孙漂流记》一书,如今常被视作自由贸易的宣言,且反映了日益壮大之英格兰商人阶级的集体精神,但该小说作者笛福,就在这时为保护主义者效犬马之劳,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宣扬反对进口布料的理念。)18世纪时,全世界大概就只有一个王廷未用印度布料来替自己增添光彩,那就是中国清朝。在这期间,较廉价等级的印度布料,同样遍及世界各地,从东南亚到北美洲,许多地方的工人穿这种布做的衣服,包括被人用更高档印度布料买来的许多奴隶。(粗质棉布在欧洲的销路,一如上等织物,几乎要攻占欧洲市场,迫使重商的君主、国会出手干预,限制印度货的市占比例。)总之,印度大概生产了超过全球产量四分之一的布料,而由于印度人(1800年时占全球人口顶多15)穷,大部分住在热带,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布料可供外销。

印度靠什么得到这样惊人的成就?有一部分得归功于他们用心配合顾客变化不定的需求。早在15世纪时,印度商人似乎就常从东南亚带回贸易伙伴所指定的新图样草稿,供他们织造次年的织物时参照。还有一部分得归功于印度得天独厚,能取得大量高品质棉花。在美国独立后,美国棉花行销各地之前,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地方具有这样的优势。但最重要的功臣是技术高度纯熟的工人,其中有许多是以极低价就能雇得的工人。

当时的印度工资,整体来讲大概低于中国、日本或西欧的工资;在孟加拉,大量过剩的稻米使粮价常保低廉,名目工资尤其低。(事实上,随着印度西海岸地区和孟加拉的粮价差距,于17世纪末、18世纪期间变大,印度和其他地区的商人,将许多粗布订单由西海岸地区的古吉拉特转向孟加拉。)但同样是织工,工艺水平却有数级之分,对于讲究成本的商人而言,不同等级的织工带来的问题各不相同。

粗布织工有许多是兼职的农民,高级布料的织工则往往是全职工作者,住在一些大城里或其附近(特别是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织工几乎全从商人那里收取预付工资;这些钱不只用于购买所需原料,还用以支应布料织成、交货前织工的生活开销。当然,商人总想利用预付工资占织工便宜,且最终让许多技术熟练的工人债务缠身,永世不得翻身,再无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对于技术更胜一筹的织工而言,他们的产品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他们可以有恃无恐接受预付工资,不必担心吃亏。如有必要,他们通常能替自己的布料找到新买家,以偿还欺人太甚的商人所预付的工资;或者更理想的情况,他们能在签约后反悔,且不想偿还预付工资时,找到新的雇主保护他们。他们就是有把握在最后一刻找到新买家,把自己的产品卖出,相对而言,粗布织工在这方面就大不如他们这么自信;但如果农作收割季节看来非常忙碌,他们可能干脆不卖布,回头全心全意投入农事,且雇请旺季临时工,替自己的农田增加人手。就连朝中有人的印度商人,面对这种情形,都未必管得住合作的织工;18世纪欧洲商人的通信里,处处可见他们在抱怨预付工资泡了汤。

印度纺织品的霸业最终毁在什么手里?长期来看,英格兰的工业革命是凶手,毕竟工业革命的开启者,乃是以仿造印度棉织品供销售于非洲、美洲市场为主要业务的商行。但在那之前,试图抵拒兰开夏纺织业进逼的在印度英格兰人,就已开始杀掉这只会下金蛋的金母鸡。英属东印度公司于1750年代征服孟加拉后,立即着手铲除收购棉纺织品外销的其他所有买家,最后将织工纳入其牢牢掌控。该公司祭出多项歧视性措施,以削弱其他商人的势力,包括颁布一项新法,明令若有人从东印度公司拿了一大笔预付款,同时又替别的买家工作(即使他把两买家交付的工作都完成),就算犯法。凡是与该公司签合同受雇的织工,该公司驻印度代表都有权派人到织工家门外站岗。该公司坦承,它所支付的工资低于其他买家15—40,但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取得它所需要的所有布料;该公司一名官员于1766年告诉英格兰国会,东印度公司现已统治孟加拉,希望在数年内将孟加拉的布料出口增加一倍。

但面对这形同国家垄断的情势,织工未乖乖就缚,反倒采取他们唯一的反抗手段,那就是丢下织布机,移民他乡或当农工。不到一个世代,达卡周遭专业的织造社群就消失,达卡城本身萎缩到只剩原来规模的一小部分。各小农家里,无数织布机仍唧唧在运转,但产品不再供外销,而是卖给自己村民。东印度公司的目标,和先前这一行商人所追求的目标并无二致,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无情而严苛,因而虽一心要保住那时代的首要产业,结果反倒出乎他们预料,毁掉了那产业。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