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贸易打造的世界 >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2/2)

目录

但波托西庞大的人口里,只有约一成五在矿坑工作。其他人是来此赚这些矿工的钱。这里有数百名木匠、制帽匠、裁缝师、编织工、厨师。经营铸币厂的政府财政官员,严密监视此地的活动。多明我会、方济各会、耶稣会修士竞相传道,招揽信众,一座座华丽教堂随之兴起。这不是又一座漫无节制扩张、尘土飞扬的新兴城镇,而是根据整齐的西班牙棋盘式格局所建造,城中心的石造建筑栉比鳞次,沿着至少三十个方整街区边缘分布。

16世纪木雕作品,刻画了波托西矿井的劳工环境

(theodore de bry)

但波托西当然也有酒馆、赌场,以及根据某项统计,一百二十名妓女。城内有约三万名短暂居留者,因而暴力和帮派械斗司空见惯。1585年,一名恼火的法官抱怨道,波托西是窃贼的渊薮,“拥有这世上最难搞的那种人”。

大批人涌到这偏远地方,只因为有百余年时间,这里是南美的经济中心和西班牙世界最繁荣地区之一。由于拥有世上最多的白银,波托西的物价也是当时世上最高。这吸引了商人前来,因为该城周遭环境不适于人居,所有粮食和货物都得进口。

薪资微薄的印第安人,不大买得起进口货,但买进许多马铃薯、玉米啤酒(chicha)、古柯叶。节日时,印第安人狂饮玉米啤酒,以致波托西街上出现“一道道细细尿流”。印加帝国时期,古柯只有贵族可享用。但在西班牙人治下,古柯变得较“平民化”,数千名工人咀嚼古柯叶以抑制饥意,提神醒脑。古柯来自一千公里外的库斯科(cuz),定期由五百只骆马组成的驮畜队运进波托西。这座采矿重镇需要十万只骆马,以满足其运输需求(城里的气味不难想象)。

西班牙化的城内居民,物质需求远比原住民大,进而使波托西成为一复杂国际贸易网的中心。葡萄酒来自智利、阿根廷,骡、牛、小麦也是;布料来自厄瓜多尔。巴西提供黑奴。波托西的有钱人家也渴望拥有法国帽和丝绸;佛兰德挂毯、镜子、网眼织物;日耳曼刀;威尼斯玻璃。这些货物不只通过合法的西班牙船经塞维利亚、巴拿马运来,还通过避开商业路线的走私贩子带进来。当时有所谓的perulero,即到西班牙直接进货,但回程时避缴高昂船税和国王税的利马商人。他们与法国、荷兰、葡萄牙贸易商一道坐船,将货物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rio de pta)卸下,然后走陆路运到波托西。波托西所产的银,至少有四分之一经这些非法路线流出。

16世纪木雕作品,美洲驼被当作运输工具向新世界输送煤

(theodord de bry)

波托西的贸易网还远及太平洋彼岸。秘鲁商人将银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acapul),一部分用以换取墨西哥的可可和胭脂虫红,但大部分换取亚洲商品。马尼拉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出发,将里科峰的白银运到西班牙人所掌控的菲律宾,而菲律宾是国际贸易中心,有中国的瓷器和丝绸、印度和波斯地毯、来自马六甲的香水、来自爪哇的丁香、来自锡兰的肉桂、来自印度的胡椒,在此集散。在塞维利亚或伦敦或阿姆斯特丹可买到的东西,在波托西也可买到,但价钱高得多。但既然拥有一座银山,价钱、距离、困难,也就不是问题。波托西将全世界带到它那里。波托西的富裕,名闻遐迩。“富裕一如波托西”成为最终的梦想。

然后,银矿告罄。经过百余年的繁荣,矿砂品质愈来愈差,生产变得较难,迫使矿场一家家关闭。1800年时,这座一度和欧洲任何大城不分轩轾的繁华大都会,已几乎和鬼城无异。而曾竭力将最精致、最奢侈的货物送往这偏远地方,以满足该地矿工需求的外部世界,也遗忘了波托西。但波托西的遗产已重画了世界地图,已促进了世界经济。波托西与墨西哥的银,激起了英国、荷兰、法国的贪婪念头,使他们开始去抢夺和仿效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帝国。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