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2)
人生充满一连串抉择,很难两全其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你不能选择活在世界上,然后告诉别人,你不属于这个俗滥的世界。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是的,他太了解这一点了:人必须做出抉择。
《圣经》上所载明的,必须一丝不苟地遵守,不得有丝毫马虎。婚前性行为、不贞、同性恋性行为,所有这类行为都必须被唾弃,必须被严厉谴责。没有比这更严苛、更奇怪的了。
他对谴责这些行为的《圣经》篇章更是了如指掌。他念过这些篇章不下千万遍,一遍又一遍,背得滚瓜烂熟。这些篇章对他而言比箴言还要重要。
本杰明必须做出抉择。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会造成什么结果。
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爱上自己所爱的人。
现在,这个梦想已经成真。
半年前,他与拉斯穆斯成为恋人。只要本杰明有空,他们一定见面。
本杰明愿意与拉斯穆斯分享自己的生命,但有一个前提。
到目前为止,家庭与教会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只有一条命,又该怎么将生命一分为二?
他只有做出抉择,非此即彼。
他感觉自己被活活撕裂。
他怎能将自己的家庭、成长、教会与信仰弃如敝屣?
在他还没学会走路以前,他就开始与父母一起执行任务了。爸妈推着婴儿车,非常有耐心,富有热忱地与他走过一个又一个街区,踏上一级又一级阶梯,敲开一扇又一扇大门,只为传播耶和华的福音。
成为耶和华的仆人,在世人面前见证耶和华。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更急迫的?
本杰明总是自动自发地阅读父亲给他的所有书籍,勤奋地研读《瞭望台》以及其他手册、传单。妹妹玛格丽特完全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虽然这不完全是他的初衷,但他在教会里的地位像蹿起的新星一般,大家信赖他,并对他寄予厚望。
这其实没什么好吹嘘的,不过暗地里,他还是很享受自己获得的推崇与期望。或许这就是推动他继续努力传教、执行任务的最大动力。
没有人比他——本杰明·尼尔森更认真,更努力,更厉害!
他倒没有以上帝的选民自居,更不觉得自己会是与耶稣基督共同领导新天国的144万位向导之一。他要是真的这样想,就实在太自负了!
虽然不能有这种念头,他还是免不了会幻想一下这种情景:大约10岁时,他就曾有过这种梦想。一想到这,他就情不自禁地脸红。
假如耶和华排除万难,亲自指定他成为自己精挑细选的子民,他一定会察觉到这一点。只有耶和华本人有资格这样宣称。
与其他世俗化的基督教会不同,耶和华见证人一年只能庆祝一次圣餐礼。此外,见证人也不说“圣餐礼”,而称之为“耶稣受难纪念”。举例来说,其他世俗化教堂庆祝复活节,举行圣餐礼,但耶和华见证人并不这样做,因为“没有必要”。唯有根据古犹太历,正式进入尼散月 (1) 14日的逾越节时,见证会才会举行圣餐礼。最先端上的是由某位教会成员亲手烘焙的未经发酵的面包,然后教会信徒间会传递同一杯酒,但没有人吃喝。大家都不知道,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成为耶和华所预选的子民。
唯有确定自己能成为他亲手预选的子民,才能吃下面包,喝下那杯酒。
从小到大,就他的记忆所及,就只有那么一次,真正有人在耶稣受难纪念日吃下那块面包,将酒一饮而尽。
他记忆犹新:当那人吃下面包,喝下杯中酒时,在座每个人都睁大眼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无论是平时的《圣经》研讨会或出外执行任务,那人的表现一点都不杰出。
他吃喝完以后,现场每个人都在耳语,大家一致认为他没有资格获得这项殊荣。
果然,那件事发生后没几个月,那家伙就从教会消失了。
人生就是这样。
你必须做出选择。你要是做错选择,就得付出代价,例如,消失。
就像报纸、图书,《圣经》研讨会、每个教会的传道时数等其他例行公事一般,每个教会获得施油礼封圣的信徒都要上报至布鲁克林的总部。每年1月号的《瞭望台》都会刊登目前全球各地获得封圣的信徒总人数。
本杰明很清楚,自己永远不会获得封圣,但他相信,有朝一日自己绝对能够成为备受敬重的资深教会成员。
他会成为领导者。
而不会是堕落者。
他早已成为正规先驱,这意味着,他每个月至少必须在外执行任务达90个小时。这等于每星期至少传教22个小时半,这还不包括教会里所有例行性的聚会。
每周二、四、六晚上都有《圣经》研讨会,准备这些研讨会也是需要时间的。另外还有每个家庭各自举行的灵粮之夜。
他19岁。直到目前为止,他出生、成长的教会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是耶和华最忠实的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