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火龙捆敌(1/2)
就这么说惨,很难体会到艰难。
最容易联想到的躲闪,是耳光。
对付耳光,更多的是格挡。但如果躲闪,也还是可以的。
躲闪耳光,至少有三种方式。一是退后一步,二是下蹲一尺,三是上前一步。
一般人们条件反射做出的动作,多是第一种。但躲到是躲开了,其它没变。也就是说,在这一耳光的时间段里,对方做了无用功,我方基本上也同样做了无用功。只是我方的无功,又含有避免挨上一耳光的损失。因而我方的无功,优于对方的无功。
第二种躲闪,属于正常反击。也就是说,下蹲一尺的同时,还可以出拳击打对方。假如对方扇耳光用的是右手,当时右手便是抬起的。右手一抬起,右面的软肋便暴露了出来。哦,对方的右肋,属于我方的左方。有人说,我左手不如右手有力;那倒是。但是,打击对方,看的并不是自己有没有力,而是看对方痛不痛。
第三种躲闪,就是比较高级的方法了。这个要说得细一点。
——
现在已有科学研究,说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一点二米。也就是说,对方出手扇耳光之前,与自己的距离是一点二米左右。这个距离,对方的手,是扇不到自己脸上的。
对方既然出手扇耳光,就需要缩短距离。通常是上前一步,同时身体前倾。
上前这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半步。正常步伐是零点六八米,这一步通常也就零点三、零点四米。为什么上步这么短是因为身体潜意识告诉攻击者,太近,很可能被对方攻击。
一点二米减去零点四米,等于零点八米。从掌根到肩部的手臂长度,通常为零点五米。好嘛,问题就来了,还有零点三米怎么办
本来有很多种办法。至少,先前那一步,踏足了,直接跨过零点七米的距离,就行了。
但是可惜,通常不是这样。
最后那零点三米,一般人采用的都是身体前倾左转。
身体前倾,倾得确实不多,就缩短了零点一米的距离。这不是主观愿意的,而是平时积累下来的下意识动作。每逢人们伸手去够一件东西的时候,身体都会略略前倾。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很难纠正。
重要的是身体左转。左转之后,由喉心到肩步的零点二米长度,就可以用上了。并且,多了个身体左转,腰部可以发力。腰带动肩,肩带动手,最后击出,更有力量。
倘若击中,则对方手掌刚好打在自己脸上。对方臂长零点五米,喉心到肩零点二米,这些要记住了。
这时,采用第三种方法,上前一步。
很显然,这一步,也不可能是零点六八米。如果是,就与对方的站位重叠了。
不过,也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这个尺寸。这个尺寸,说的是,只上一步,就可以无限贴近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贴近对方的同时,自己是没有下蹲的。
也就是说,自己以正常高度,突然之间贴近了对方。并且还在对方正在发动攻击的时候。
对方那一耳光还有没有效果呢自然就没有了。跟鞭长莫及一样,鞭子太长,就算击上目标,也是无力的。
对于对手来说,你上前一步之后,对手的可手仍然在外。以臂弯的内侧,是打不痛人的。不过,对手倒是很方便抱住你。
方便倒是方便,但对手肯定没朝那个方向去想。为什么呢就只为你的突然贴近。
多的不说,且说,对手的眼前,突然贴近了另一张脸。吓不吓人
也许吓人,也许不够吓人。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手的注意力,都在你的脸部。
而你的手,则可以任意攻击对方了。
与第二种躲闪方法相比,第三种的优点在于吸引并转移了对方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攻击更加隐蔽。
当然喽,如果在贴身站立的情况下,仍然缺乏有效重创对方手段的话,那还是不要使用第三种方法了。
——
说回吕林兰与潘奇水的一战。
此时,双方是远程作战,不是近战。
潘奇水的大手印,本是法术,但却化虚为实,主要是物理攻击。
由于法术并不大,因而灵力消耗也就不多。潘奇水一个又一个的大手印,放得很是欢快。
在思想里,把大手印缩小一下,改成子弹。就是这场战斗的真实写照。
吕林兰那边,由于在空中,躲闪的动作,本来就很困难。
前面说过吕林兰飞剑很好。但飞剑之所以叫飞剑,那就是一种飞行工具。就像,飞机、动车一样。
它的最高速度很快,飞行也很平稳,防风效果也佳。但它的确不是作战的工具。
现在,吕林兰要躲闪了。也就是要突然离开原来的位置,迅速到达一个新位置。
这个时候,飞剑就不适用了。
飞剑只能均匀加速。如果强行瞬间注入过多灵力或混沌之力,飞剑只会坏掉。
因而这个时候,吕林兰是收了飞剑,以凌空飞行的姿态在躲闪。
受修为所限,金丹期的凌空飞行,远逊于元婴。并且金丹期需要保持运动,不能悬停。
所以这躲闪,就难上加了难。
其它的,像结丹不久之类的原因就不说了。那是因为,就算结丹很久,吕林兰也不见得会下苦功去练习。
——
这边,潘奇水调整方向,往吕林兰出现的新位置,往吕林兰有可能出现的新位置,击出大手印。
另一边,吕林兰就得疲于奔命,上窜下跳,辗转腾挪。
假如双方修为相当,这样下去,必然是吕林兰率先耗完灵力。
实际情况是,潘奇水以元婴修为,搏吕林兰金丹。所以形势更加不妙。
——
“你怎么不还击”
吕林兰耳边响起陶念的声音。
吕林兰自问,为什么不还击呢那肯定是因为自己太善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