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小学教师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院试赴考

第一百一十六章 院试赴考(2/2)

目录

早饭也未吃,童生们就跟着王讲郎和袁永步行向东昌府衙门走去,到了跟前,前来领结票的队伍排的老长,人群分成五个队伍,尽头上有五名书办在一一比对着考生们的面貌信息和籍贯等资料,他们看的认真,张籍心下却是一笑,因为籍贯等资料是好分辨,但面貌信息仅靠三言两语来描述,能准了才怪。

比如张籍自己的保结文书上写着,张籍,临清州仓上村人,鼻直口方,目正眉清,面部无伤。仅三句十二个字的介绍面貌,随便拉出一个年轻点的人都能符合上述特点。

排在队伍中,张籍一行人都算是年轻的,最大的就是袁永也就三十五岁,张籍看向两侧,白发苍苍的童生当真不少,有个好学校顶得上五年苦读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轮到了张籍,惊异于张籍的年龄,审核的书办很是看了几遍张籍的资料,确定无误后方才发放了院试结票,也即是院试的准考证。

不得不说,每次的考试,无论是县府院还是乡试会试都给考试举办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后世这张籍曾去过的鲁省风筝城就是这么一个艺考集中地,餐饮住宿等尤为发达。在大明,考试影响最大的就是客栈、青楼、寺庙三大产业。

客栈自然就是用来住的,这个很好解释;寺庙用来请愿还愿,考前临时抱佛脚古今都是一样,信不信都要祭拜一番;这最后一个青楼,就要提到才子佳人了,读书人多了,风流韵事也就多了,年轻士子慕少艾,楚馆佳人投资良人,皆是各取所需。当然也有在客栈中利用这最后的几天时间埋头苦读的,比方说清渊书院诸人。

王讲郎主持学习负责并且后勤安排,还能为诸生解惑答疑,这样的考前氛围简直不要太好。

无论身家贫穷富有,地位低贱高贵,时光不等人,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光阴如水般在手指缝中流出,须臾之间已是到了七月十六日这一天,院试开考。

一行人简单的吃过早饭,就向考场进发了,这次众人都是带了统一的食盒,内中食物糕点蜡烛等物都被截成成年人手掌四分之一大小的方块,千页豆腐与卤肉,白菘和灰灰菜。蒸饼米饭整整齐齐的放在其中,荤素搭配咸淡也很合理。笔墨纸砚等物这次就不用准备了,一应的考试用具都由官府提供,这也是为了严肃考纪,谨防作弊。

出了客栈,启明星还在,天色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这一时期。一路上可以看到或行单只影、或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士子,他们的面色都蛮严肃,少有轻松之人。

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呼唤道:“张兄、袁兄等等我。”

张籍和袁永停下脚步向后循声看去,只见官道上,一个身形高大好似武夫,一个中等偏瘦身材的少年气喘吁吁的向这边赶来,原来郑泰和赵时春也到了。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