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小学教师在大明 > 第五十七章 书院第一课(上)

第五十七章 书院第一课(上)(2/2)

目录

说话之间,张籍两人就到了丙班,此时虽尚未开始上课,但堂中非常安静,不是在读书就是在默诵。“堂前的那位就是丙班的徐讲郎,你新来找他报道即可,我先进去了。”冀永贞给张籍指了下,便拍拍他的肩膀,进了讲堂寻自己的座位坐下。

张籍整了下衣衫,前行几步到了徐讲郎身前躬身作揖道:“学生张籍见过先生。”

徐讲郎刚才就看到了张籍和冀永贞两人,温和的对张籍说道:“是来取书本和笔墨用具的吧,刚才陈教习已经知会了,都已经备好,在你的位置上,就是那里。”徐讲郎指着班内第三排角上的一处空位向张籍示意道。“快过去吧,等会儿就要开课了。”

“谢过先生。”张籍向徐讲郎道谢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清渊书院遵循古制,讲堂内都是案几蒲团,一人一几一蒲团,并没有高椅大桌,这一点上张籍觉得还不如社学时的条凳和高桌。坐下后张籍环顾四周,不愧是颇具盛名的书院,这屋舍虽谈不上雕栏画柱,但也是高梁大柱,窗明几净,形制结构上都比仓上社学考究气派。

案几上有竹纸一刀,墨锭一块,狼毫羊毫毛笔各一只,砚台一块,都是些普通货色,和上次在书院考较时的高档文房四宝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对,毕竟是练习用消耗大,不必用那么好。除了用具就是两套书,四书原本一套,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一套,朱子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前些日子随杜十娘逛街时买过了,张籍心下有些可惜多花的银子,不过想起书院提供的书本离院之后是不可以带走的,心下就有些释然了。到底是前世的小市民心态,时不时还为一点小事而纠结。

案几宽大,张籍把书本竹纸分别放在案几两侧,稍作整理后看到身边的一名学子拿着一本《中庸》默诵,不时地翻开《中庸集注》对着校注。想来丙班的学习进度到了四书中的最后一本《中庸》。

古代一名读书人的成长,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三百千千之类的读物发蒙,以《古今贤文》、《幼学琼林》启智,后正式踏上进学道路,四书乃是孔子之后所著,相对简明;五经是孔子之前所成,高古难读,故而按照难易度,先学四书,再学五经。

四书之中按照朱子所编纂也是由浅入深制定学习顺序,分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的学习顺序就是世人常说的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国朝定鼎后规定五经中治一经即可,所以书院中五经各有擅长的先生,学完四书便可专心研习。

四书中自己《论语》未精其他三本还没看,这已是落后了很多,自己被破格录取,在清渊书院招录新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人议论,只有在月底的考较中取得个好成绩,才能堵住别人的闲话,在书院正式站稳脚跟。

今时已是寸金寸光阴,必须要更加勤奋努力,迎头赶上。

想到此处张籍收起心思、打点精神拿出了《中庸》和《中庸章句》认真的从头看起。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