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没成交的都是姿势不对(2/2)
他又单独请陈导喝了一次下午茶。
陈导也是个明白人,这部纪录片本来就是他自己想拍的,只是央视不担风险不批钱才搁置了两年。
所以,冯见雄这个投资方的介入,理论上算是跟他站在一条堑壕里的。
为了让牛部长松口,冯见雄做出的让步、额外承担的风险,陈导也都看在眼里,他自然知道这些条件都不是白拿的,自己在拍摄的时候肯定要做出些让步。
“也不知道冯见雄到底想从我这儿松口拿到些啥估计也就植入广告夹带私货这一条了吧田海茉是个做快消品电商的,肯定是要顺势推品牌……
可惜咱拍的是纪录片,不是电视剧,没啥男主角女主角。不然让冯见雄报个名字,安排几个外围三线相好的女人进来,多少人情都还清了……”
把玩着那杯蓝山咖啡,陈导脑中乱哄哄地脑补着。
“其实我要的也不多,就两点。”冯见雄的开口,把陈导从自我脑补中扯了回来。
“首先,相信你也想到了,我要植入式广告——我这边有个很漂亮的白人美女学妹,做的事情也很励志很正能量很政治正确。也能保护民族特产文化,什么好处都占全了。这样的人和事迹,给个小半集的专场,没问题吧20分钟就好,实在不行的话,15分钟也好。”
陈导一开始想说太多了。
毕竟央视黄金档一分钟的广告标王就得多少钱哪怕是白天上班时段,包年每年半分钟的广告,也要好几百万。
不过纪录片这种东西,和广告又不一样。毕竟广告是包一年的,一年中365天,每天到这个点都会插半分钟。算下来那几百万相当于是一年里累计在央视曝光了180分钟,整整三小时。
而纪录片如果只重播一遍,那么20分钟的植入也才曝光40分钟,连直接买冷门时段广告的四分之一时长都不到。
精细核算下来,如果按流量曝光率算,冯见雄让他植入的这段,真靠直接花钱打广告,估计也就砸200万而已。
人家让给牛部长的让步,显然是远远不止200万的。
一番相互暗示、调整算法后,陈导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也就答应了。
“陈导就是爽快!兄弟也不会让老哥难做的!放心吧,我那个学妹人绝对漂亮上镜还能吸引眼球,这是双赢的,你见了就知道,绝对不会后悔!”
冯见雄恰到好处地拍了对方一马匹。
陈导也看不出情绪喜怒,只是公事公办:“快说你第二个条件吧。”
冯见雄抿了口咖啡:“第二个条件么,我是希望你能加快拍摄计划的进度——你原来定的一个半月拍一集,太慢了。我瞅了下没那么多工作量,一个月一集绝对拍得完。”
陈导立刻变了脸色,似乎这个条件比第一个还难接受:“这个片子是要大江南北采风考察的,又不是直接拍就行!一集可能就要出差十几个不同的城市省份,怎么快得起来”
他说的很是义正辞严,似乎是出于艺术家的操守。
这年头,拍电视其实是很快的,比如那些校园偶像剧,就一块校园布景片场用到死的话,最快三四天就能拍完一集,算上后期剪辑音轨特效,加起来也不到一周——后来那些根据收视率成绩边拍边放的周播剧,就是这个套路。
而《舌尖上的华夏》之所以慢,关键是素材的采风——看过那部片子的都知道,经常前一段还在两广的沙滩上抓沙蟹,下一段又去了云贵采松茸,再下一段到吴越挖冬笋。所以按照一集一集地拍,肯定是快不起来的,每拍一小段背后可能就是好几天乃至一周的出差。
但冯见雄觉得这都是可以通过通盘调整拍摄计划、把所有集里去同一个省份的几个剧情集中起来拍,就能解决。
关键还是看陈导愿不愿意这么干。
于是冯见雄把自己的具体操作想法说了一遍。
陈导忸怩了一下,依然在找借口:“集中出差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美食纪录片,附和时令很重要。春夏秋冬的物产都要拍到,我不可能这几个省只有春天去、那几个省只有夏天去,那样拍摄效果没法保证的……”
冯见雄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你应该知道,我是搞法务的高手。我这么说吧,不管你们是不是一集要出差一个半月,我都按照出满一个半月给你们算投资和成本。审计方面,我也肯定有办法帮你过关。”
“成交!”
“爽快,我希望明年暑假就能看到上映,最晚不要拖过十一。”